2016年5月27日 星期五

2012義大利旅遊 第六天 維諾那—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道奇宮-貢都拉遊船


第六天 維諾那—威尼斯

威尼斯-聖馬可廣場-道奇宮-貢都拉遊船

由於昨天吃完晚餐才進hotel,天色已晚,看不出飯店的外觀。趁出發前在車上簡單拍一下。這飯店設計有點特殊,地面層是二樓,有點鋼構及玻璃屋的感覺。





離開維諾那,我們驅車前往水都威尼斯。

威尼斯應該是許多人一生想來一次的地方,而且應該是全世界最好辨認的城市,電影偷天換日、天才雷普利、色遇、007皇家夜總會、濃情威尼斯 等好萊塢大作都曾在這邊拍攝取景,把當地特色重新打造成自己電影的特色,所以對威尼斯還真滿懷期待。
尤其電影Tourist,幾乎全片以威尼斯為場景,建議去威尼斯前可去租片來重溫一下。



到達威尼斯前,必須從跨海大橋穿越海洋,跨海大橋還蠻長的,後面的影片有剪輯過程。

到達威尼斯本島後,我們在碼頭邊等飯店自己的接駁船來接我們先到飯店放行李。









不同的飯店接駁船都不一樣,碼頭也有付費到不同地點的船舶。







這碼頭遠方也有停大型遊輪,後來想起威尼斯也是西地中海遊輪行程停靠點之一。




等了一陣子,二艘接駁船終於來了。


接駁船內部並不大。



到達威尼斯飯店前影片

其實從碼頭到飯店距離並不遠。

我們就是住在下圖的飯店,這飯店有提供住宿者每天固定時間每15分鐘一班繞威尼斯四個景點免費接送服務。

到達飯店後,只有行李進大廳,我們在外邊等飯店到威尼斯景點的另一種接駁船,可載更多的旅客。


前往威尼斯本島中。



到達威尼斯本島,雖然領隊說有機會再拍照先走到定點,我還是忍不住邊走邊亂拍了。












接著來到聖巴托諾米奧廣場。
















下圖為嘆息橋,連接法院和監獄二端。

第一次看到貢都拉實體,下午我們也會搭乘。

威尼斯水路真的四通八達。走到的盡端是水道。


終於來到聖馬可廣場,我們只是經過。領隊說等用完午餐,會再來一次。








穿過時間塔,進到小巷內可看到水道的縱橫交錯的樣子。




我們午餐就是在下圖這家,好像是米其林推薦的餐廳。



餐廳的內部其實也蠻有古典風格的。




餐廳內部還有一個水井燈裝飾。


午餐有墨魚麵,麵條本身是用墨魚黑汁和麵,麵條本身就很鮮甜,義大利麵部分也是再用墨魚汁拌煮,看起來雖然黑黑的,但還蠻好吃的。


除了墨魚麵外,還有海鮮燉飯,其實也蠻不錯!

吃完午餐後,自己先到餐廳附近逛逛








站在餐廳附近的小橋上,可以看到來來往往的貢都拉穿梭其間。

可以看到貢都拉的船好像有不同系列(收費有不同),大小也不同。


之後,我們開始步行參觀最富歷史與藝術價值的聖馬可廣場。

聖馬可廣場是義大利威尼斯的中心廣場。在威尼斯,聖馬可廣場是唯一被稱為「Piazza」的廣場,其他的廣場無論大小皆被稱為「Campi」。

聖馬可廣場是由道奇宮(又稱總宮)、聖馬可教堂、聖馬可鐘樓、新、舊行政官邸大樓、連接兩大樓的拿破崙翼大樓、聖馬可教堂的鐘樓和聖馬可圖書館等建築和威尼斯大運河所圍成的長方形廣場,長約170公尺,東邊寬約80公尺,西側寬約55公尺。廣場四周的建築都是文藝復興時期的精美建築。


聖馬可教堂是威尼斯的天主教主教座堂,也是天主教的宗座聖殿,是世界上知名的教堂之一,拜占庭式建築是其特色。

聖馬可大教堂的前身最初建於西元828年,當初只是總督府當中一座臨時性的建築,用以存放威尼斯的商人從埃及亞歷山卓偷運出來聖馬可的遺骸。這座教堂後來於西元832年被一所新教堂所取代。新教堂在976年的一場叛亂中被焚毀,並於978年重建完成(聖馬可鐘樓的歷史也可追溯至9世紀)。
現今聖馬可大教堂的基礎於1063年成型,於1094年完工,聖馬可的遺骸同一年在教堂柱子旁邊被32任總督Vitale Faliero重新發現。


聖馬可大教堂從外面可以分為3個部分:下層、上層和圓頂。下層擁有五個圓形拱門,兩旁為華麗的大理石柱,旅客可以通過青銅大門進入前廳。

聖馬可教堂的廊柱,正好是拜占庭式建築特色,但使用不同顏色大理石,好像是因為興建的時間拖很長,威尼斯的建材又須從外地運進來,所以能找到的大理石材料,每次都不一樣,反而變成這教堂的特色


中央大門則是裝飾著三層羅馬式美術浮雕。最外層是19世紀的鍍金鑲嵌畫(最後的審判),在許多世紀中,教堂內外的鑲嵌畫都曾更換過,但是這裡從未改變。講述聖馬可教堂遺蹟故事的鑲嵌畫位於側門的弦月窗上。






上層從拱門頂端開始,裝飾著樞德和超德、四個戰士及聖徒聖馬克雕像。




聖馬可廣場周圍開設有許多咖啡店,桌椅露天擺放在廣場上的新、舊行政官邸大樓前,是遊人用餐、喝咖啡和聽音樂好場所。


之後,我們來到道奇宮參觀。



道奇宮其實就是總督宮 原文是 Palazzo Ducale, 或是 Palazzo Ducale di Venezia.
廣場北部正好是聖馬可教堂後面,可能看到圓拱屋頂。





從中庭就可以看出兩種不同建築風格,一樓是文藝復興時期樣式的圓拱門、二樓是哥德式尖拱門。


在廣場拍完照後,我們上二樓,領隊說進入內部就不能拍照了,只好就外部走廊部分多拍了。


從二樓俯瞰道奇宮廣場。




從下圖這進就是參觀始點,那樓梯被稱為黃金階梯,據說以往只有貴族才可以走的。


入口二側有大力士海克力斯(斬蛇)雕像


還有天神阿特拉斯(扛地球)


黃金階梯的屋頂也非常精緻






道奇宮內部裝飾華麗、有讓人目不暇給的各種壁畫、浮雕、及其附設博物館內珍藏的各種遠自中世紀流傳下來的刀、槍、劍、戟和甲冑。



可惜內部很漂亮是無法拍照,之後走到好像是武器室旁邊有一個大陽台,那裡風景很棒!可以俯瞰威尼斯本島某一部分其遠眺其他附近島嶼。




這裡剛好可以拍到嘆息橋最近的位置,
我們還可穿過陰暗窄小的嘆息橋,親身體驗一下昔日死囚過橋時深沉的絕望與無奈。

嘆息橋內部二扇窗之一。

從嘆息橋窗戶小孔往外看的景致。


下圖是總督宮的巨人階梯










佛斯卡利拱門與巨人階梯相對,佛斯卡利拱門是由白色與粉紅色的大理石構成,非常特殊,上頭以白色雕像裝飾,走出拱門就會離開道奇宮了。



下圖是從佛斯卡利拱門附近往回看廣場的樣子

佛斯卡利拱門應該算是聖卡可教堂後面的一個通道拱門。下圖是同一個通道另一側的門面裝飾。





最後我們從佛斯卡利拱門離開,出了拱門便來到道奇宮外的卡爾特門。據領隊表示以前這個門是道奇宮又名總督宮的主要出入口,以象徵聖馬可的飛獅與總督像來裝飾的大門,上頭雕刻相當精細。


之後,我們去搭乘當地特有的交通工具—鳳尾船又稱貢都拉,欣賞威尼斯獨特的水上景致。



印象中,是在一個教堂的旁邊等船。


終於大家都等到船上船,四人一艘。


一開始就有穿過一座橋,感覺很特殊,很少有的日常交通方式。

可以看到住家二旁的門,有些像是建物一樓,有些一樓是可開入停放船舶,就像一樓車庫一樣。

我們的鳳尾船其實還蠻大一艘,還算精緻。聽領隊說鳳尾船一艘也不便宜,船夫必須貸款才買的起,所以都必須認真工作還貸款。

內部空間也蠻大的。






這水道還蠻熱鬧的,好多船在此交會。

碰巧遇到同團團友,好像有些是從紐澤西州來的朋友,一直沒機會給照片,希望你們有看到這篇文。



能乘貢都拉在這水道悠游閒逛還蠻特別的,感覺好不真實。

印象中,這好像是我們吃墨魚麵餐廳附近




船伕服務只有撐船,並不包含唱歌,有些會唱一些,有些是酷酷的。有看到二艘船一起的,一艘載遊客,另一艘載樂隊及歌手。

看照片可以看到貢都拉本身其實會偏向一邊,身體不自主壓車往另一邊傾斜,怕它翻船,但好像在水道內水都不會太深。







原本以為只有在內部水道走,後來貢都拉有走到外面大運河一段。

其實在大運河走,小船比較會受大船經過後水流的波動而不穩,好像大運河水也比較深。


下圖那橋是雷雅托橋是威尼斯3座橫跨大運河的橋樑之一,也是其中最古老的一座,屬於文藝復興風格,也被稱為白色巨象。










大運河走一段後,又走入小水道,準備要回原搭船點。







貢都拉全程約四十分鐘左右,如果有機會來威尼斯一定不要錯過。

威尼斯遊船影片一

威尼斯遊船影片二

遊船後,領隊開放大家自由逛街,六點才在聖馬可廣場的時間塔下集合,看看時間還有一個多小時可逛,就來到南面大運河旁晃來晃去。


因為是傍晚,陽光有點紅,拍起照片感覺還不錯!








這裡的小販不少在賣威尼斯人面具。







到了時間再慢慢走回聖馬可廣場。





下圖這鐵架木板,可不是椅子,威尼斯每月遇到漲潮時,水會淹沒聖馬可廣場,這些鐵架木板會排列在廣場水面上,讓遊客在上面通行,而不用涉水而過。






再一次觀看聖馬可教堂及其石柱。








最後到達集合地點-時間塔。









下圖這好像是穿過時間塔的情景。

之後,又步行到晚餐的餐廳,看行程規劃是吃西餐,但時間太久遠,想了很久還是不復記憶。

用完晚餐後,大約八點多,大家再慢慢步行到碼頭,等待飯店的交通船接我們回去。


最後結束一天精采的行程。